当前位置:江西电讯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→ 澳门特区,20岁生日快乐!

澳门特区,20岁生日快乐!

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责任编辑:Admin  文章来源:本站整理  发布时间:2019-12-21 06:16:55
今天,是澳门特别行政区20周岁生日。

祝福澳门,

生日快乐!

四个字,言浅意深!

对20岁的澳门特区而言,

四个字的背后有着非常大的信息量。

澳门的新生

澳门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,

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岸,

毗邻广东,与香港相距60公里。


资料图:旧时澳门。

  “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名姓”,400多年前,葡萄牙人从妈阁庙一带上岸。妈阁庙不仅是葡萄牙人最初上岸时看到的建筑,也是澳门葡文名字Macau的来源。


资料图:妈阁庙

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葡萄牙殖民者诱逼清朝政府签下不平等的《中葡和好通商条约》,澳门从此被置于葡萄牙“永居、管理”之下。

  1949年,新中国成立,解决澳门问题有了可能。

  1984年,邓小平首次提出用“一国两制”方针解决澳门问题。

  1985年,随着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、和平解决香港问题,中葡两国领导人认为,谈判解决澳门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,同意于次年举行正式谈判。

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摄)" >
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摄)" />1987年3月,中葡在北京草签声明。(中新社记者 贾国荣摄)

  经过多轮艰苦谈判,1987年4月13日,中葡签署联合声明,确认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。

中新社记者贾国荣摄)" >
中新社记者贾国荣摄)" />1993年3月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》获得通过。图为马万祺(右)按表决器。(中新社记者贾国荣摄)中新社记者 满会乔 摄" >
中新社记者 满会乔 摄" />中新社记者 满会乔 摄1999年12月20日0点0分

天安门广场 澳门回归倒计时牌前

民众一片欢腾。

中新社记者 钱兴强 摄" >
中新社记者 钱兴强 摄" />中新社记者 钱兴强 摄

  来自北京高校的学生打出“澳门,回家了”的横幅。

  终于等到你,澳门——真的回家了!

  当日凌晨,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宣告成立!

中新社记者毛建军摄)" >
中新社记者毛建军摄)" />1999年12月23日是澳门回归后的第一个工作日,首日上班的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笑容满面。(中新社记者毛建军摄)20年日新月异

20年,弹指一挥间。

回归前的澳门,小城动荡不安,

人们会因为治安问题不敢上街。


澳门新旧时代对比图。回归后的澳门,

治安迅速稳定,

澳门的发展迎来新的生机。


澳门新旧时代对比图。20世纪60年代,

澳门的街道上,

男人女人们会为生计做着苦力。

如今,

老人和孩子们都享受着生活的安宁。


澳门街道对比图。过去,澳门市中心的街道商店林立,

现在已遍布高楼大厦。

昔日蜿蜒的小路,

如今宽敞笔直。


20年,斗转星移。

如今,港珠澳大桥上车流不息,

日均客流量约6.69万人次;

大三巴、旅游塔前游人如织……


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大三巴,见证了澳门的风风雨雨。
2018年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以及未来澳门国际机场的扩建等,均加强了澳门与外地和周边地区的连接。
澳门如今和数十年前比已判若两城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

  回归后的澳门,正式搭上祖国高速发展的列车。

  2018年,人口不到70万的澳门,本地生产总值高达4447亿澳门元,是回归时的8倍多!累计财政盈余达5056亿澳门元,较1999年增长193倍!

  人均GDP从回归前的12万澳门元,增至2018年的67万澳门元,位居世界前茅!

视频" >
视频" />澳门城市景观。图片来源:中新网视频

  回归初期,澳门博彩业一业独大,如今已走向经济多元。

中新社记者 史利摄)" >
中新社记者 史利摄)" />夜色中的永利酒店与葡京娱乐城。(中新社记者 史利摄)

  旅游业是其中的“佼佼者”。

  2003年内地开放赴澳个人游,帮助澳门经济走出低谷驶入快车道。

  2018年澳门全年入境旅客逾3580万人次,较回归时增近5倍。

视频" >
视频" />游客购买手信。图片来源:中新网视频

  2005年,澳门历史城区获列世界遗产名录;

  2012年,澳门入选“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”;

  2017年,澳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“创意城市美食之都”。


澳门葡挞 岳瑞轩 摄

  澳门会展业发展迅猛,产值从2002年不到5000万澳门元迅速发展为2018年的38.4亿澳门元。

中新社发 王国安 摄" >
中新社发 王国安 摄" />图为第19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(MIF)开幕现场。中新社发 王国安 摄

  2018年10月,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化碧波为通途,被誉为“现代世界七大奇迹”之一。

  由此,澳门进入“大桥时代”。

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" >
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" />图为港珠澳大桥。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20载岁月,

澳门用一个个亮眼的数字,

述说着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
人民安居乐业

澳门回归20周年,

有澳门民众表示:

当初想过回归后一定会好,

但是没想到像今天这么好!


两地孩子共同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。 芊烨 摄

  特区政府从2007年起实施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,入学率达100%。

  回归后,特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助学政策,学生能享受到助学金、学习用品津贴、无息助学贷款等。


资料图:澳门家长送孩子上学。

  与特区同龄的“回归宝宝”、澳门大学学生李嘉俊,就是这些政策的见证者,也是这些政策的受益者。

  在他看来,生活在澳门是无比幸福的。

中新社发 陈显耀摄)" >
中新社发 陈显耀摄)" />2018年5月26日,澳门全景。(中新社发 陈显耀摄)

  特区政府合理运用土地资源,实行以“社屋为主、经屋为辅”的公共房屋政策,逐步落实公屋计划,特区成立至今落成入伙公共房屋逾24000户。

  失业率由特区成立初期的6.4%回落至2%以下;总体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由5000澳门元上升至2018年的16000澳门元。


2019年8月21日,澳门轻轨氹仔线对媒体开放。而“老在澳门”更是一种福气!

每位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享有以下福利:

养老金43560澳门元

敬老金9000澳门元

现金分享10000澳门元

公积金7000澳门元

养老补贴3630澳门元

算下来平均每年可达73190澳门元。


资料图:澳门老年人在炮台山公园晨练。

  生活无忧让澳门老年人更加勇于活出自我。

  就有这么一群60多岁的老人在老年人服务机构做义工。

中新社记者梁永强摄)" >
中新社记者梁永强摄)" />2005年中秋之夜,澳门举办“中秋博饼活动”,这是福建闽南民间传统习俗。(中新社记者梁永强摄)

  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陈雨莲说:“我今年75岁了,比我年纪大的80多、90岁的还在做义工。我们就要发光发热,为澳门的未来建设出一份力量。”


资料图:澳门古时男子二十岁曰弱冠,

要举行加冠之礼,以示成人。

经过成年礼的澳门特别行政区,

未来将更加光明,

那朵绽放在濠江河畔的莲花,

也将继续芳香四溢、光彩照人。

澳门特区,

生日快乐!

  作者:王诗尧

  制图:田博川 李雪瑶




  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.